技术文章Article 首 页 > 技术文章 > SARS-CoV-2 核蛋白 ELISA 试剂盒说明书
SARS-CoV-2 核蛋白 ELISA 试剂盒说明书
点击次数:425 更新时间:2025-01-10
 


一、检测原理

本试剂盒采用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原理。用纯化的 SARS-CoV-2Nucleoprotein 抗体包被微孔板,向已包被板微孔中依次加入标准品及待测样本,同时加入 HRP 标记的 SARS-CoV-2Nucleoprotein 抗体,形成抗体 - 抗原 - 酶标检测抗体复合物,经过洗涤后加入底物 TMB 显色。TMB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,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。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 SARS-CoV-2Nucleoprotein 呈正相关。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值(OD 值),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 SARS-CoV-2  Nucleoprotein 浓度。

二、试剂盒组成

 

试剂盒组成

规格(96T

保存条件

抗体包被板条

8×12

2 - 8℃保存

标准品

1 ml×2

2 - 8℃保存

S1 标准品 / 样本稀释液

15 ml×1

2 - 8℃保存

检测抗体浓缩液(100×

30μl×2

2 - 8℃保存

S2 检测抗体稀释液

15ml×1

2 - 8℃保存

浓缩洗涤液(20×

30ml×1

2 - 8℃保存

显色底物(避光)

12ml×1

2 - 8℃保存

终止液

6ml×1

2 - 8℃保存

封板胶纸

4


说明书

1


三、其它实验材料(不提供,但可协助购买)

1. 酶标仪 (主波长 450nm,参考波长 630nm)

2. 高精度可调移液器(已校准)及吸头:0.5 - 10,2 - 20,20 - 200,200 - 1000μl。一次检测样本较多时,建议使用多通道移液器。

3. 自动洗板机或洗瓶

4. 微量振荡器

5. 双蒸水或去离子水

6. 坐标纸

7. 量筒

四、注意事项

8. 试剂盒保存在 2 - 8℃,未用完的标准品,建议丢弃。不可混合使用不同来源或不同批号的试剂盒组分,请在有效期内使用本产品。

9. 浓缩洗涤液低温取出可能会伴有结晶析出,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热助溶,不影响使用。

10. 各步加样均应使用移液器,并经过校准,以免产生误差。建议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 5 分钟内,如样本数量较多,推荐使用排枪加样。

11. 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,最好做复孔。如样本中待测物质含量高于试剂盒检测上限(样本 OD 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 OD 值),请先用样本稀释液稀释一定的倍数(n 倍)后再测定,计算时需乘以总稀释倍数。

12. 为避免交叉污染,在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、不同样本、不同试剂时谨记及时更换吸头,封板胶纸只限一次性使用。

13. 浓缩酶结合物及显色底物请避光保存,显色底物在添加之前,应保持无色,请勿使用已变为蓝色的显色底物。

14. 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,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。

五、样本收集、处理及保存方法

15. 细胞上清液:将培养基移至离心管内,于 4℃下,1500rpm 离心 10 分钟,取上清进行分装并在 - 80℃下保存样品,尽可能减少反复冻融次数。

16. 细胞提取物:吸取培养基并用预冷 PBS 洗涤细胞一次,吸出 PBS,在 100 mm 培养板加入 0.5ml 提取缓冲液。收集细胞至经过预冷的离心管中,短暂涡旋后在冰上孵育 15 - 30 分钟,于 4℃13000rpm 离心 10 分钟,将上清液(这里是指可溶性细胞提取物)分装至预冷的离心管中,并于 - 80℃保存,尽可能减少反复冻融次数。

提取缓冲液:100 mM TrispH 7.4)、150 mM NaCl1 mM EGTA1 mM EDTA1% Triton X - 1000.5% 脱氧胆酸钠、磷酸酶抑制剂混合物、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、PMSF

17. 若样本无法立即检测,请将其按最小使用量分装, - 20℃ — - 80℃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如果样本中含有大量颗粒,检测前先离心或过滤去除;室温下解冻,请勿于 37℃或更高的温度加热解冻。

18. 不能检测含 NaN3 的样本,因 NaN3 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。

19. 请根据实际情况,将样本做适当倍数稀释(建议根据预试验结果确定稀释倍数)。

六、试剂准备

20. 试剂回温:请在实验前 30min 内,将试剂盒和待测样本置于室温下回温。

21. 洗涤液配制:根据浓缩洗液的浓缩倍数,用双蒸水或去离子水进行相应倍数稀释后备用。

22. 标准品梯度稀释:取出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(25ng/ml),然后取 5 只聚丙烯试管,各加入 500μl 标准品 / 样本稀释液(S1),按照以下浓度进行 2 倍稀释:2512.56.253.1251.560.78 ng/ml 进行稀释。25ng/ml 为标准曲线最高点浓度,标准品 / 样本稀释液(S1)作为标准曲线的零点(0ng/ml)。使用过的标准品原液(25ng/ml)未用完的应废弃或根据需要按照一次用量分装,并将其贮存在 - 20- 80℃冰箱。

23. 检测抗体工作液:根据试验所需用量,用检测抗体稀释液(S2)将检测抗体浓缩液(100×)稀释成 1 倍应用工作液,请于 30min 内使用。

七、操作步骤

24. 加样:根据试验所需用量,取出相应抗体包被板条,分别将已配制好的标准品、标准品零点(S1)及待测样本以 50μl / 孔加入实验孔底部,尽量不触及孔壁,同时,各实验孔加入检测抗体工作液(50μl / 孔),充分混匀。

25. 温育:用封板膜封板后置 37℃温育 90 分钟。

26. 洗涤:小心揭掉封板膜,弃去液体,甩干,每孔加满洗涤液,静置 30 秒后弃去,如此重复 5 次,拍干。

27. 显色:每孔加入 100μl 显色底物,用封板胶纸封板后室温显色 10 - 20min

28. 终止:每孔加终止液 50μl(此时蓝色立转黄色)。

29. 测定:用酶标仪 450nm 波长测定各孔的吸光度(OD 值),测定应在加终止液后 5min 以内进行。

八、结果判断

30. 建议采用双波长读数,即每个标准品和样本的 450nm OD 值减去 630nm OD 值,为最终数值,如果做复孔,求其平均值。

31. 使用计算机软件以吸光度 OD 值为纵坐标 (Y),相应的 SARS-CoV-2Nucleoprotein 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 (X),生成标准曲线,样本的 SARS-CoV-2 应稀释倍数。

本图仅供参考,应以同次试验标准品所绘标准曲线为准

九、试剂盒性能

批内与批间差应小于 10%

十、检测范围

0.78 ng/ml - 25 ng/ml

十一、灵敏度

0.4 ng/ml

十二、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

 

问题

可能原因

解决办法

无颜色

不同试剂盒或不同批号的试剂混合

重新检查试剂的标签,确准所有组分都属于正使用的试剂盒中的。不能混用不同试剂盒或不同批号的试剂。


漏加抗体、酶、显色剂

检查操作流程,注意不要漏加


HRP 酶污染了叠氮钠

使用新配制的试剂,禁含叠氮钠


试剂配制 / 使用有误

重做试验,严格按说明书操作,每次配制和使用前看清标签

显色弱

超过有效期的产品可能会产生很弱的信号

检查产品有效期


缩短孵育时间能使实验信号变弱

检查孵育时间


使用了被污染的试剂

检查试剂是否被污染


仪器设定不正确,滤光片不匹配

仪器是否设定正确,滤光片的使用等


洗涤操作不规范

洗涤不充分,使用手工洗板常出现,洗瓶洗涤,每孔应充满洗涤缓冲液,倾出时应迅速。若用洗板机,应校准并设定足够充满每孔的体积量。板内侧不应接触设备,检查每孔是否有残留的洗液或每孔加样量的体积是否准确,可在两次洗板之间加 30 秒的浸泡

高背景

实验中孵育温度和时间不适当

确定每一试验步骤的孵育温度和时间是否适当


酶加量过多

加酶前验看移液器调节量是否准确,检查稀释度,若必要进行效价测定

标曲佳但样本孔无信号

样本中靶标物含量低或样本中无靶标物

设置阳性对照,重复实验


样本基质效应影响检测

重新稀释样本后复测

标曲佳但样本信号偏高

样本中待检物含量超过标准曲线范围

重新稀释样本后复测